索引号: | 014225972/2025-00637 | 分类: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通知 |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 | 文号: | 皋政办发〔2025〕12号 | ||
成文日期: | 2025-03-19 | 发布日期: | 2025-03-28 | 有效性: | 有效 |
名称: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如皋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

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
《如皋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如皋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如皋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支撑先进制造业创新集群发展,实现两业更高水平融合互动,推动城市能级提升的重要举措。为推动全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江苏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任务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市行动方案。
一、行动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市“四大战略”,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一批功能突出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到2027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高于规上服务业营收增幅5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70%以上(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形成功能突出、结构合理、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深化数字赋能,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1.软件信息。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和生活消费各领域各环节的应用,以高新区软件园为主阵地,聚焦在线办公、视频直播、数字服务、公共安全、低空经济、区域支付等新场景,大力发展高端软件、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地理信息、数字创意等高端软件信息服务业。重点依托智慧谷产业园,着力招引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标杆及领军企业,推动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创新体系、服务体系和人才体系,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软件信息产业园区。到2027年,软件信息产业规模显著提升,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达到15%以上。〔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镇(区、街道)、软件园〕
2.平台经济。聚焦工业互联网、供应链管理平台、医养大健康互联网平台等领域,加快招引并培育壮大一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支持华东煤炭交易中心整合现有资源,不断拓展业务交易范围,鼓励华医大健康推广运用全国联动的医疗医养互联网平台,引导和府餐饮日益提高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平台深度应用水平,大力提升本地生产性服务品牌影响力。到2027年,培育2家以上营收规模达1亿元、行业影响力突出的平台企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卫健委、长江镇、经济技术开发区〕
3.数据产业。围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结合我市实际,引育一批本土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同时,聚焦全市六大主导产业及细分领域,招引一批技术型、服务型、应用型数据商以及数据经纪、数据托管、数据金融等数据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依托产业经济数据底座,不断提升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动发展数据标注产业,开展数据要素型企业认定和评估,建立数字领域专家智库,培育具备如皋特色的数字产业集群。到2027年,引育20家数据企业,创建3个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建立全市数据产业暨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数据局、商务局、发改委、国资办、各镇(区、街道)、交通产业集团、富皋万泰、皋开集团〕
(二)强化创新驱动,促进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1.科技服务。坚持以高水平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为牵引,以开发区、高新区、长江镇为主阵地,以10个板块为重要支撑,主攻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重点领域,构建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支持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与高校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加大对科技服务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推动威格电气成立独立法人的研发中心,鼓励斯堪尼亚研发中心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服务品牌。到2027年,规上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达到15%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90%,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90亿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镇(区、街道)〕
2.工业设计。坚持推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主攻高端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新型电力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工业设计植入。重点依托工业设计企业、企业工业设计中心、高校院所等平台载体,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集“设计、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工业设计研究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壮大工业设计市场主体,促进工业设计创新发展,培育一批本地工业设计优秀企业,全面提升全市工业设计产业水平,增强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到2027年,力争培育制造业企业工业设计中心8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镇(区、街道)〕
3.检验检测。围绕我市特色、优势、重点产业体系发展布局,鼓励民营、外资企业等多元主体投资检验检测服务。支持江苏思源赫兹互感器有限公司创建省级特高压装备检验检测中心。依托省预制菜产品质检中心平台,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着力预制菜产品研发、中试等检测服务。加大与电商平台、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提升服务质效,打造引领省内、辐射长三角的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到2027年,力争建成2家省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富皋万泰〕
(三)强化功能支撑,增强要素资源集聚能力。
1.现代物流。紧扣“以港强市”战略,完善高位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等推进体系,积极推动沿江资源整合提升,着力提升如皋港物流枢纽功能,抓好码头等级提升、港口物流推介、优质项目招引等基础工作,打造长江中游大宗散货中转基地、长三角特色集装箱支线港、近洋航运服务中心三大核心功能区,培育专业化物流商贸集群。不断加大一批高端生活性配套冷链物流项目招引和建设力度,发展智慧仓配、跨境电商物流等新模式,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全市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到2027年,新增规模港口物流企业10家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发改委、长江镇、交通产业集团〕
2.商务服务。积极发展商标品牌服务、咨询评估、智库服务、财税、法律服务等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紧密相关的专业服务。鼓励本地行业企业借助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发展数字会展新业态。引育综合性专业服务机构、高端智库,扩大专业服务领域的开放合作,加强与行业代表性的会计、律师等知名事务所的合作,力争在本地成立分支机构。积极参与全球产业格局调整,鼓励斯堪尼亚、亚太森博等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进一步集聚发展、提升能级,提高全市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到2027年,规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达12%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镇(区、街道)〕
3.金融服务。加快推进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2026年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加大对基础设施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和科技创新、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进一步服务企业上市工作,到2027年,推动永大股份、天南电力、百正新材料、和府餐饮等企业实现上市。打造银泰汇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发挥金融集聚效应,提升金融服务能级。设立10亿规模的科创母基金并持续壮大规模,打造长三角地区具有产业辨识度的科创投资品牌。〔责任单位:政府办(金融)、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如皋营管部、如皋金融监管支局、住建局、国资办、富皋万泰、科创投〕
三、四大工程
(一)聚焦源头强化项目招引。全面落实“1+5+3”的招商管理体系,组建服务业招商专责机构,配足生产性服务业专职招商人员,强化产业招商技能专业培训。深挖先进制造业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人力资源、财会法务等现实需求,制定符合产业特色的生产性招商图谱,深化跨部门、跨区域协作联动,科学精准出台专项招引措施,结合产业链开展专题招引活动。到2027年,全市新开工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突破50个。〔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交通局、商务局、各镇(区、街道)〕
(二)培大育强市场经营主体。大力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支持龙头骨干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向规模化、服务专业化、功能系统化发展,围绕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品牌创新等方面,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生产性服务业“专精特新”企业。到2027年,培育南通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20家左右,其中省级领军企业5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交通局、商务局、各镇(区、街道)〕
(三)深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开展龙头骨干企业发展试点。鼓励制造企业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支持开展总集成总承包、定制化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模式,拓展解决方案、融资租赁、个性定制、品牌授权等增值服务,促进制造企业由提供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链主”企业的研发设计中心、工业互联网、检验检测等平台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带动产业整体智能制造水平提升,形成如皋特色产业集群。到2027年,培育打造南通市级“两业”融合发展重点单位20家左右,其中省级深度融合单位10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镇(区、街道)〕
(四)提升载体集聚支撑能力。提档升级现有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引领、集聚融合功能,全面提升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层次和水平,持续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强化优质项目招引,加快构建空间集中、企业集群、功能集成、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围绕总部经济、科创经济打造一批特色主题楼宇。到2027年,推动如皋软件和外包产业园、如皋港现代综合物流园跻身全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30强。〔责任单位:市发改委、长江镇、高新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的统筹作用,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和重点推进,及时协调解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重点行业专班要牵头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具体工作,细化政策措施。各镇(区、街道)要结合工作实际,组织落实好行动方案中的各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全市上下形成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多方联动的生产性服务业工作体系。〔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交通局、商务局、各镇(区、街道)〕
(二)完善统计监测。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及重点领域统计分类、指标体系、信息共享、监测预测机制,动态监测生产性服务业运行情况及发展情况。针对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趋势变化和异常波动,及时制定解决措施。〔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交通局、商务局、统计局〕
(三)强化要素保障。围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的要素需求,加快建设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引导体系。优化建设用地供给结构,鼓励工业企业利用存量房产、土地兴办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创业平台等新产业、新业态建设项目。全面落实人才新政,探索柔性引才模式,坚持人才引进与培育并重,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交通局、商务局、各镇(区、街道)〕
附件:如皋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重点任务清单
解读:《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如皋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政策解读
图解:《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如皋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图解